11月1日下午,我校組織高一年級全體學生走進泰州市科技館,開展2023年度校外科學教育拓展實踐活動。校長梅蕊、副校長陳賢進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。
位于天德湖公園東北角的泰州市科技館,總建筑面積達1.8萬平方米,分科學游戲區(qū)、自然體驗區(qū)、前沿感受區(qū)和深度實踐區(qū)四大區(qū)域,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青少年的科普學習需求,是全國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。
體 驗 感 悟
十歲初遇,十四歲相識,十七歲重逢,科技館伴隨少年一路成長。他如一位智者,帶領我打開未來的扉頁,走進時代最前沿。在全息投影下,我們仿若置身太空,窺見人造衛(wèi)星、空間站和那來自火星的恢弘的強國身影;徜徉在人體之謎長廊里,一探微觀與宏觀世界里浩大而磅礴的生命偉力;移步電磁世界,這里充盈著理性的無盡浪漫與先人的智慧。大國的偉岸之姿,是下五洋捉鱉的深海探秘,亦有上九天攬月的星辰大海的奔赴。祖國啊,你那古老的生命迸發(fā)出的年輕與希望的力量,令世界震顫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,面對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更應以涓涓之流匯入時代洪流。在觀賞和體驗中,我們體悟到新時代祖國的發(fā)展之迅猛。在潛移默化中,我們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。予欲放的花蕾以潤澤。未來,怒放!
學校組織的這次泰州科技館之行,讓我受益良多。除了拓寬眼界、增長見聞,館內(nèi)實驗模型與課內(nèi)知識遙相呼應,一個個模型為書本中的字句提供了形象化、具體化的闡釋。通過實體模型的運轉(zhuǎn),原先抽象難懂的原理與概念一下子鮮活生動起來。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,操作模型運行。當看到水動力模型噴出的水流、電磁學的神秘奧妙時,同學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以課外實踐促進知識理解,用現(xiàn)代科技賦能理論授課。這次科技館之行無疑是收獲頗豐。衷心地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樣一個走出校園、收獲成長的機會。
昨天我校前往泰州科技館開展研學活動,半日之行,我收獲良多。一樓大廳中有許多有關(guān)數(shù)學和物理的智力小游戲,剛開始,我并未找到頭緒,但經(jīng)過些許思考后,在與朋友的共同努力下,看似毫無規(guī)律的游戲都得到了破解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二樓有一個探究人體奧秘的展廳,里面展出的是有關(guān)生物學方面的內(nèi)容,這對我們了解人體等方面頗有幫助,也可以激發(fā)我們學習生物的興趣,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生物。科技館之行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,也讓我們明白學習不僅是通過課堂和書本,還要多多參觀科技館,博物館之類的“寶藏地”,以開闊我們的視野,增強我們的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,做一個全面發(fā)展的優(yōu)秀高中生。
周三下午,學校組織了高一年級全體師生前往科技館進行秋季游學活動。進入科技館,首先映入眼中的便是展示了數(shù)種近年來我國研制自主生產(chǎn)的一批國之重器如鮫龍?zhí)枺珻919型干線飛機,高溫超導列車等,看完后,令所有人都為之驚嘆,都在感嘆祖國如今的科技、工業(yè)實力之強,極大的增強了我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實現(xiàn)的信心!參觀完一系列大國重器后,我隨小組前往了電磁展廳,一進門便被一組火力發(fā)電機組給震憾住了,這是中國能源集團在泰州投建的超臨界火力發(fā)電機組,看完它的介紹不由地被那些厲害的先進環(huán)保技術(shù)所吸引,隨后又在另一邊試"射"了電磁炮,它是一座由電磁線圈加速炮彈使其達到極高動能,這比傳統(tǒng)火跑炮威力強了許多,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,在這里我深深地被國防之強大與軍事之美所折服。隨后,我們又來到了人體探秘,在這里我們有機會實際地建領略生物書上所講的東西,見到了那個巨大的細胞膜內(nèi)結(jié)構(gòu),使我感嘆于生物之美與生命的奇妙,堅定了珍惜生命的意識,也增強了我對細胞中未解之迷的好奇,激勵我去對細胞進行探索。又走過一個樓層去到了力與運動展區(qū),一進門就被那個噴氣小火箭吸引了注意力,利用向下噴高壓空氣獲得動能,使之向上后又動能衰減再停下來,使我對科學對物理的見解通過實物演示又進一步加強,有趣的實驗,對我學習物理的熱情也大幅提高。由于時間原因,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?jīng)]來得及去發(fā)掘,但這次科技館游學,對我影響頗深,讓我了解到物理,生物世界的奇妙與有趣,并不是一味地無聊做題,增強了我對這兩門學科的理解,同時也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松,所以這次游學活動意義十分深刻,最后在科技館門口的年級大合影也使我們的快樂定格在這一刻。
26攝氏度的體感溫度,足以溶解封存已久的煩惱,撲面而至的帶著縷縷桂花香的微風,足以撫平內(nèi)心的喧囂,踩著生活的鼓點,投入秋陽的懷抱。我們隨著泰州二中一同前往泰州市科技館。走進泰州市科技館的大門,入目所及皆是一片充滿科技感的天地,各類不同主題的分區(qū)令人目不暇接,沿著扶梯一路向上,是關(guān)于力學與光學的園區(qū),那些常在老師口中晦澀難懂的名詞在這里以立體的形式展現(xiàn)了出來,他們不僅僅只局限于書本上簡單的一兩句話,而是真實的,可以被觸碰的。一個個物理模型靜待于此,只要上前探索,就能夠獲得真理。收獲知識的同時,趣味也從不曾缺席,是揭示生物進化的動畫,或是3D觀賞的園區(qū),亦或是探索器官功能的視頻,無一不是在科學中蘊含了樂趣,讓我們明白在書本上空泛的文字也能如此令人向往。走出科技館,心神卻還仍然駐留在那一片神奇的天地,天邊的夕陽將要墜落,而背后的科技館卻始終迎著天邊反射出銀色的光芒,像古今無數(shù)被提出,被證實過的哲理一般永恒而偉大,他面朝著群眾,開放了屬于知識的光環(huán),在無數(shù)人的心底留下一顆科技的種子,令人心馳而神往。
活 動 紀 實
本次實踐活動貫徹了黨和國家的科教興國方針,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了前沿科技、拓寬了知識視野、增強了團隊合作,是我校積極探索基于STEM+教育理念的基礎科學普惠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。這項活動的開展,有助于樹立學生的科技創(chuàng)新意識,有助于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(fā)展需要的人。